来源:国际金融报
会前展望之八:建设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
建设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要求优化普惠金融重点领域产品服务,支持小微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用。
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如何破解普惠金融体系面临的瓶颈和困难,如何推进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如何更好发挥普惠金融在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中的作用,请关注专家们的真知灼见。
深入拓展风险管理服务
吴红松
海通期货董事长
期货市场在普惠金融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价格发现功能能够帮助各类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小微企业和农业生产者更好地预测市场趋势,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就期货如何助力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强化期货市场教育与普及。一方面要开设更多普惠金融期货课程。针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如小微企业、农户等,开设简单易懂的期货知识课程,增强这些群体利用现代金融工具自我保护和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增加网络推广。借助互联网和各类媒体平台,定期发布期货市场动态、案例分析等内容,提高公众对期货市场的认知度。
二是创新期货产品和服务。方式一,降低合约价值。目前期货品种的合约价值偏高,比如可以针对涉农期货品种,设计迷你农产品期货等,帮助农户管理价格风险。方式二,产品创新与多样化。建议期货交易所开发更多符合普惠金融需求的创新产品,如小宗农产品期货、天气期货、农产品指数期货、自然灾害类期货等,为风险规避提供载体。
三是持续推广“保险+期货”。通过将期货市场价格信号引入农业保险产品设计,既保障了农民收入的稳定性,又拓宽了保险产品的风险管理功能,是期货市场直接服务农业、惠及农村的典范。
四是拓展风险管理服务。一方面通过提供风险管理培训、降低风险管理业务门槛的方式扩大服务群体。另一方面,针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利用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
五是加强期货市场监管,保障普惠金融安全稳健发展。加强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监管体系,确保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强化对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保护,防止他们因参与期货市场而遭受损失。
期货市场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中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作用。通过加强期货市场教育与普及、创新期货产品和服务、深入拓展风险管理服务、加强期货市场监管等措施的实施,期货市场将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小微经济,推动普惠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共创商机 共享价值 共担风险
孙立坚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为高质量普惠金融的概念提供了更广泛、更深入的注解。普惠不仅仅是对中小企业发放贷款或给予平台经济业务层面的优惠,更是共创商机、共享价值、共担风险。
具体来说,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下的高质量普惠金融,是由科创中心带动经济中心,进而带动航运中心,再由金融中心服务科创中心、经济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实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协同效应。
地缘政治冲突曾一度影响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速度。如今,新质生产力为之注入了新动能。从长三角区域来看,上海与之形成了更深入的合作机制,这种普惠的协同效应也联动内地城市发展,已形成非常鲜明的经济回暖现象。
与过去相比,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内涵也有着质的不同,“五个中心”协同发展和“3D”贸易新格局(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的出现,使我国的货物贸易发展得以由本国的服务贸易引领,许多完全闭环的中国技术进入了国际市场,由中国主导的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重构使经济格局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高质量普惠金融的发展是系统性工程,仍然存在许多堵点和痛点。首先,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凸显,短期弥补科技短板困难,仍需注重基础教育、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其次,我国的发展模式是自上而下的举国体制,政府部门在攻坚克难促发展的同时,还须警惕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的问题,要注重政府职能的优化和转型,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统一的积极作用。再次,长期以来分割性的考核机制带来的过度内卷、同质化竞争甚至重复建设的问题依然存在,严重影响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能力,关键是要改善国内的金融生态环境,防范金融风险。最后,在当前金融生态下,“灰犀牛”和“黑天鹅”两大风险并存,要同时考量对外开放与风险管理,完善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深化制度性开放,但“稳中求进”依然是当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基本思路。
创设“金融健康”视角
贝多广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
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我国首次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12月,国务院印发《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发展普惠金融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可视为未来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新愿景,即建设高质量的普惠金融体系。
包容性更强、层次更丰富,是普惠金融生态体系更高质量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下,银行机构发挥积极能动性,投入到普惠金融的事业中,极大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高质量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还应体现出更强的包容性和更丰富的层次。除了信贷部分,还应包括保险、理财等。在全国各地的调研中发现,基本的保险产品是弱势人群和家庭更重要的一种金融需求。
金融健康应成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评判标准。高质量发展生态体系的构建过程需要一个指向成果的目标,“金融健康”正好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金融健康是指家庭或企业利用金融工具,养成适当的财务习惯,做好收支、债务、应急、风险、资产等方面的管理。普惠金融更高质量的发展,其理想目标是促使普惠群体达到并保持一种金融健康的状态。从金融健康的视角去关注普惠群体的金融需求、财务状况等,不仅会优化普惠金融服务产品,还可以提高其韧性,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进而构建更健康的普惠金融生态体系。
高质量的普惠金融应在乡村振兴、低碳绿色等国家战略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下一步,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低碳绿色等国家战略的进程中,普惠金融需进一步提质增效,发挥动能。
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优化各级各类服务乡村的金融机构的机构体系,鼓励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之间发挥差异化优势,以不同的规模和角度助力乡村振兴。
同时,在普惠金融重点领域服务中要融入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这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建立统一的绿色普惠金融标准和激励体系等。
加快构建长效机制
温彬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作为我国金融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经过多年耕耘,已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国际金融中心,目前正处于全面提升能级阶段,而普惠金融无疑是不可或缺的助推力。
这些年上海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就“普”而言,2023年,上海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累计投放无缝续贷、纾困融资金额均突破万亿元;就“惠”而言,上海普惠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均是全国最低的地区之一。此外,在制度创新方面,上海推出的普惠金融顾问制度也为全国树立了典范。
2023年,《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普惠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一,标志着普惠金融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所谓“高质量”,重点在于巩固现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可得性,加快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进而最终促进共同富裕迈上新台阶。
尽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国普惠金融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普惠金融的低收益、高风险特性天然决定了其与金融机构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之间存在冲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动力尚显不足;二是供需不平衡较为突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普惠金融在发达地区的成效更显著,而对更需要普惠金融的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供给反而不足;三是金融知识普及不足,许多潜在的普惠金融用户缺乏必要的金融知识;四是针对不同普惠金融客户群体的定制化金融产品和服务还不够丰富,创新力度有待加强。
建设高质量普惠金融体系,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一是各类金融机构要建立成本可负担、模式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做深做实考核激励、资源倾斜等内部机制;二是科技赋能普惠金融,借助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增强产品创新能力、完善风险防控机制;三是构建多层次的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发挥小额贷款、消费金融、融资租赁等其他金融机构对商业银行的补充作用;四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五是建立普惠金融供给方与需求方风险共担机制,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和担保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要有温度更要有制度
董希淼
招联首席研究员
我国高度重视普惠金融事业发展,将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国家重大战略紧密联系,凸显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意义。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普惠金融”,十多年来我国普惠金融取得长足进步,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金融服务越来越“有温度”。
谱写普惠金融大文章要有温度更要有制度。从政府层面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夯实金融基础设施,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更好条件。
一是完善并加大政策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具有政策性的一面,要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如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惠金融评价指标,对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给予一定税收优惠。再如,加快完善政府主导的小微信贷担保体系,进一步改善普惠金融风险补偿环境和风险分担机制。
二是健全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动普惠金融各类参与主体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以开放包容的精神,逐步构建整体协同、分工明晰的服务网络,打造好普惠金融生态圈。
三是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市场化信用信息整合和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现象,建设全国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同时,进一步优化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与生态体系建设。此外,还应进一步加强普惠金融法治建设,不断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
从金融机构层面看,应以数字赋能普惠金融,打造更加健康的普惠金融新生态。
一是坚持金融科技引领。金融机构要深化金融科技应用,持续创新产品和业务,更好地实现普惠金融发展重点从“增量”“扩面”转向“提质”。
二是加强金融机构间合作。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应构建既密切协同合作又发挥各自优势的服务体系,形成大中小机构合理分布、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其他机构如互联网平台,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数据优势,积极输出产品和模式,不断降低流量和支付成本。
三是加强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深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创新更多数字普惠金融产品,持续提高首贷、信用贷款比例;进一步将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加快探索适合小微和“三农”业务的数字化风险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