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稳汇率意愿强烈,连日释放坚决维护汇率稳定的重要政策信号。

  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并于当日实施。上调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相当于增加境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额度,而跨境融资增加则会直接提升境内美元流动性,促进外汇市场供求平衡,起到稳汇率的积极效果。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亚洲金融论坛开幕式上针对人民币汇率重磅发声,强调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业内专家表示,从历史上看,这是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最高水平,也是近期央行继超额增发离岸市场央票以来的又一项重要举措,释放了央行坚决维护汇率稳定的重要政策信号,“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进一步表达了央行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的态度,绝不会放任汇率贬值,给市场吃下定心丸。

  上述论坛上,潘功胜还谈及了货币政策、房地产等市场关切的热点问题。“中国经济拥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超大规模的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丰富且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源等优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办法应对困难挑战,实现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他说。

  绝不会放任汇率贬值

  近段时间以来,美元指数高企,非美货币普遍都在贬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也有所贬值,但总体展现出较强韧性。

  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作为外汇市场的监管者,在面对市场变化时更加从容,经验更加丰富,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我们将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效发挥汇率的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同时,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央行稳汇率再度出手。13日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相继发布两条信息,包括即日起将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5上调至1.75,以及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

  系列政策发布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短线走高近百点。

  近段时间,监管层稳汇率信号密集释放。包括于1月罕见发行600亿元离岸央票,创下历史最大单次发行规模;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4年第四季度例会更是提出,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管理,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实现,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从央行网站公布的信息看,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会议再次强调了“三个坚决”,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这是继1月3日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提出“三个坚决”之后,再次强调“三个坚决”的提法。

  业内专家表示,这次表述与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略有不同,强调了“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进一步表达了央行维护外汇市场稳定运行的态度,绝不会放任汇率贬值,让市场吃下定心丸。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目前,人民银行稳汇率政策工具箱的弹药充足、储备丰富,必要时还可以采用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确保市场预期保持稳定、交易行为保持理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也表示,如果未来出现人民币汇率背离基本面的急涨急跌情况,监管层稳汇市工具还会及时出手。除了强化在岸市场人民币中间价调控、适度调节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之外,还可择机动用下调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控制资本外流)、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在境内释放更多美元流动性)、下调境内美元存款利率(抑制境内购汇需求)、上调远期售汇风险准备金率(抑制境内购汇需求)等政策工具。历史表明,这些政策工具能够起到有效引导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的作用。

  宏观经济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不久前,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5年经济工作的预期目标、宏观政策及重点工作任务。2025年的货币政策,最引人关注的是货币政策表述的调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连续实施了14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我们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经济政策,进一步完善经济治理的方式。”潘功胜在上述会议上指出。

  具体而言,一是强化宏观经济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校正经济增长和经济运行的轨迹,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水平,加大财政支出的强度,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方向。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和宽松的社会融资环境。

  二是积极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并将大力提振消费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第一项重点任务。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将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

  “我们将从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补贴支持、创新消费供给、完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发力,有效扩大消费,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作用,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潘功胜强调。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节奏可能要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应对。2025年降准降息仍然可期,节奏上要客观看待当前的内外部约束。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全方位扩大内需依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组合拳,财政扩张、货币宽松料将是后续政策的整体思路。财政方面,预计2025年赤字率或将提高至4%左右,新增专项债规模或将增加至4.5万亿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用于“两新”的规模翻倍;货币方面,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实施降准降息,央行国债买卖规模抬升,创新类政策工具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房地产市场风险已大幅弱化

  “我们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取消大中城市的限制性政策,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优化相关税收政策等,加上经营主体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债务重组等方式进行的自我修复,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水平已大幅弱化,市场成交水平总体改善。”潘功胜称。

  2024年以来,一系列“组合拳”有力有效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近一段时间,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2024年10月以来,中国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销售面积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连续两个月同比增长。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日前表示,我国房地产问题是在前进中、转型中遇到的问题,随着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地并持续发力,市场会进一步回稳,行业会加快回暖,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将加快构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也将逐步实现。

  中央也已明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

  潘功胜称,这将进一步加快房地产市场去库存,实现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展望2025年,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长期来看,人口周期导致房地产需求长期放缓,偏高的商品房库存水平以及资产负债率水平决定了房地产工程建设活动仍将相对疲软。短期来看,稳楼市住房金融政策将再度发力,大城市将继续尽可能放宽房产购置门槛,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白名单”贷款项目落地、地方商品房收储和土地专项债计划将成为2025年住房支持新政的两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