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

摩根大通朱海斌:中央财政应为地方收购商品房转保障房提供收益率补贴  第1张

  《财经》年会2025:预测与战略暨2024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于12月13日-12月15日在北京举行。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出席并演讲。

  朱海斌指出,当前社会各界对“提振消费”已形成共识,在政策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加强。“像今年特别国债里有1500亿针对消费者的‘以旧换新’,在政策实操里,对提振消费也在进一步落到实处。这都是非常积极可喜的变化”。

  那么如何提振消费呢?朱海斌认为,首先要理解中国当前消费走弱的原因,他总结为三点:

  第一,居民收入在最近几年出现明显下降,这是消费疲软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中国家庭部门的储蓄率偏高,这也是当下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

  第三,房地产的调整。朱海斌解释说,中国居民的财富中60%在房产,但是2012年以后,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历史上最长的也是最深度的一次调整,对居民财富的负面效益影响了消费。

  基于上述原因,他给出了政策建议:

  朱海斌指出,我国要维持中高增速增长,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这不仅仅来自于制造业升级,同样也来自于服务业升级。“在现代经济里,服务业的占比超过60%,如果仅仅靠制造业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的升级,很难支撑全要素生产率明显地提升”。

  他强调,恰恰在这一点上,最近几年的政策支持普遍地偏重于制造业,而相对忽视了服务业,尤其是中高端服务业。

  “这两年,制造业中得部分行业非常火,包括‘新三样’,但这些行业过度内卷,行业的火爆并没有带来就业机会的增长,或者是工资收入的增长,这是我们当下面临的问题”,朱海斌说,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两个最大的板块中,服务业是往回退的,而制造业却并没有进一步前进。

  基于上述情况,他提出建议:

  第一,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应把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这可以带动服务业收入和就业机会的增加,同时也能够改善和增加服务业的供应。

  第二,改变居民储蓄率高,可通过财政对民生或者社会保障体系的转移支付来实现,还应鼓励生育、发展银发经济、旅游经济等,“这可能是目前共识度比较高的一块,但核心在于财政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如果我们在这方面需要打破常规思路,在这方面财政转移的力度可能需要再进一步加大”。

  第三,下一步应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更早地止跌回稳,尤其是使房价基本稳定。“如果2025年希望房地产市场尽快回稳,可能需要在去库存上下更多的功夫,尤其是地方政府收购商品房后转成保障房和租赁房”。

  朱海斌也指出,目前面临的问题在于地方国企进行收储转换成商品房的过程中,收益率并不能符合市场化的要求,“因为普遍商品房转成保障房、租赁房的过程中,收益率通常低于2%,远远低于市场化的要求”, 他认为,中央财政应采取收益率补贴,比如每年补贴2到3个百分点,通过低成本、高杠杆的政策来加速商品房市场去库存的过程。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