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曹雯璟
A股打响“2800点保卫战”!
继1月之后,A股市场今年再次跌破了2800点关口。上一次A股跌破2800点之后,市场继续加速下跌,并在2月初探底至2635点才止跌企稳。
时隔半年,A股再次跌破2800点。市场何时止跌,对后市怎么看?后续哪些板块机会值得关注?后续有哪些不确定性因素值得关注?对此,中国基金报采访了四位公募投研人士,他们是:
永赢基金权益投资部联席总经理 李文宾
中欧基金基金经理 罗佳明
恒生前海投资经理 谢钧
金鹰基金权益研究部基金经理助理 金达莱
这些投研人士表示,A股市场5月以来的下跌,原因和经济基本面相关,源于市场预期的经济刺激政策的落空,加速器是投资者情绪的回落导致市场资金的持续流出。但市场波动性的加大未必全是坏事,这也为投资者创造了以更低价格购入优质公司的契机,投资者应对未来的A股市场保持乐观。
多因素叠加导致市场持续调整
中国基金报记者:时隔半年,A股再次跌破2800点。你怎么看近期的市场调整?
李文宾:2024年以来资本市场走势一波三折,追本溯源作为全球资本市场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内A股市场不仅仅会提前对全球经济的周期性进行反应,同时阶段性也会受到突发事件的扰动。具体来说,经济的周期性体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下”以美欧为代表的海外经济不可逆转地步入了经济下行周期,同时在经济疲软的背景下主要国家大选、中东危机等事件频发。
2024年年初国内资本市场的下探,核心因素之一来自投资者预计在经历了大规模放水和刺激后,高通胀和高利率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欧美经济的复苏进程,特别是联储对本轮通胀持续时间和高度的误判带来了长期的高利率环境,这无疑对欧美实体企业的影响是极为负面的。
时隔半年后,全球资本市场纷纷进入调整,我们认为更多是源自海外大选风云突变,中东以及俄乌冲突为全球经济发展带来较大不确定性。以及叠加2024年7月开始的欧美经济数据走软,全球资本市场开始交易“欧美经济衰退”。
需要看到的是,2024年二季度末开始的调整,并不仅仅出现在A股市场,而是全球所有国家股市对一系列突发事件和欧美经济走软的统一反应。从指数上来看,国内A股表现相对出挑。
罗佳明:鉴于2024年乃是“宏观大年”,涵盖美国总统大选、全球央行政策变化等难以预测的事件,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或难规避。但市场波动性的加大未必全是坏事,这也为投资者创造了以更低价格购入优质公司的契机。在市场历史性低位的时候,保持乐观主义尤为重要。展望未来,在美国大选后,中美两国或许会同步加大财政开支力度,推行更多经济刺激政策,叠加美联储即将开启的降息周期,我们认为当下市场是充满机会的。
谢钧:今年1月份的下跌,核心原因是自去年年中以来经济基本面的疲弱,加速器是量化杠杆资金的出清。5月以来的下跌,核心原因还是和经济基本面相关,源于市场预期的经济刺激政策的落空,加速器是投资者情绪的回落导致市场资金的持续流出。
虽然短期消极情绪还在蔓延,但市场仍然不缺乏结构性机会,从中期看对市场也并不悲观,原因是本轮下跌持续的时间和幅度都和年初相似,并逐渐进入非理性状态,大概率已经进入了末段。未来政策上如果出现利好,或者某个板块有利好能够带动市场做多情绪,大盘有可能就能触底反弹。从点位上看今年2月份的低点是个可参考的点位,从基本面边际变化上看,如果后续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能够落地、美联储降息都有可能成为催化剂。
金达莱:近期A股市场的调整,充分反映了基本面下行以及短期政策端并未明显发力的经济基本面现实。此外,美国大选带来的关税贸易条件的不确定性,也给未来经济动能的修复带来了一丝阴霾。面对不利的宏观环境和未来的预期,在资金层面也出现了赚钱效应收缩、成交不活跃的状态,A股市场呈现缩量交易特征,成交额逐渐萎缩,市场信心修复的持续性较差。
A股或保持弱势区间震荡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3000点保卫战、2900点保卫战,再到2800点保卫战。市场何时止跌,你对后市怎么看?
李文宾:刚才谈到了2024年以来,欧美经济走软和海外突发事件带来了全球市场的大幅波动和共振。A股虽然很难独善其身,但相对表现较为出挑。
更为重要的是,单纯谈论点数并不适宜,因为单纯的点数并不能反映国内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
2024年国内资本市场开启了投资体系和环境系统性重建工程,这对资本市场的长期茁壮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具体来看,2024年资本市场中绝大部分行业都出现了“优秀企业”显著跑赢的正向循环(不仅有相对,更有绝对收益),这不仅发生在红利高股息板块,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工业金属贵金属、石油石化、电信、汽车乃至地产链都有充分的反映。
其本质是股市投资回归到了经济、产业和企业基本面的本源。更有部分产业和企业仍处于发展周期底部,但股市依然给予相当正面的评价,这进一步体现了国家一直倡导和鼓励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开始逐步发挥力量,成为助力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所以,基于点数的投资方法论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趋势,我们更需要深刻地体会和理解资本市场正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深入挖掘符合新时代发展特征的投资机会。
罗佳明:我们目前经济处于结构性转型的关键时期,以房地产为主的重投资时代已经过去,而制造业比重在GDP中显著提升。其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实物消耗增速超过GDP增长,同时也快于公司ROE增长。经济结构转型正在持续发生,过程中也会给部分产业带来一定挑战,给投资者情绪带来不适应感。然而,随着经济结构转型逐渐深入,经济复苏的动能也在逐渐累积,部分优质公司2024年以来盈利重回增长区间。另一方面,美联储已结束加息周期,即将进入降息通道,也将提升全球权益市场的估值中枢。
因此,我们认为应对未来的A股市场保持乐观,其中更关注优质企业的盈利修复进度。
金达莱:市场止跌和打破现有的僵局需要政策端发力,改善现有市场对未来悲观的预期,在面对需求端不足、企业和居民去杠杆的背景下,需要财政政策发力,打通国内需求的循环,地产、消费等前期政治局会议部署的经济任务有待加快加力落实,稳住年内经济下行压力。
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政策层对资本市场稳定的诉求,当前A股市场增量资金有限,国家资本的注入也会带来市场节奏的明显变化。
综合来看,后续市场总体或会保持在弱势区间震荡,政策效果将进一步决定区间上沿,有待政策发布后再评估。
关注人工智能、资源品、出海概念、新兴产业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起伏,存在明显的结构分化行情。行业板块表现上,银行股一枝独秀,公用事业、家用电器、石油石化等板块轮番演绎。后续哪些板块机会值得关注?
李文宾:当前中国处于新质生产力轰轰烈烈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
一方面经营发展稳健,聚焦主业,合理管控发展目标和资产结构,注重股东回报的产业(例如水电、核电、电力、运营商、互联网、石油石化等领域的龙头产业和企业),受欧美经济衰退的影响较小,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稳定器,值得资本市场保持长期关注。
其次,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特点的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其中亦可分为两大类投资机会,其一是目前尚处于“0到1”的过程,主要由新科技、新技术、新材料为代表的新产业趋势,例如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这些产业具备批量培育瞪羚企业的土壤。
其二是处于“1到10”的发展阶段,有极大可能出现独角兽的新兴产业,这主要包括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
罗佳明:我们重点关注三大投资机会:第一,上游资源品,主要归因于前期资本开支不足导致的供给侧受限的确定性,以及全球再工业化和中国经济转型所引发的实物需求结构性上行。
第二,中国企业出海创收的投资机遇,依靠国内强大的制造业效率以及完备的产业链,优秀公司开始摸索出海渠道,输出生产能力和品牌以谋求更广阔的市场。
第三,科技创新始终是穿越经济周期的根本动力,我们关注生物医药、电子半导体以及互联网平台所带来的机会。
谢钧:今年是高股息行情的大年,除银行股表现较好外,公用事业、家用电器等板块的龙头公司也轮番演绎,但这些公司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高股息范畴,而是由市场竞争而来的龙头企业,同样具备稳定性和高ROE,此外,还伴随着行业的利好作为催化,这是高股息策略的扩散。
后续来看,处于底部的各行业龙头、拥有稳定ROE特征的公司,如果有行业催化剂的触发,可能都会出现不错的投资机会。如果经济好于预期,甚至有可能蔓延到细分行业的龙头公司。以消费电子板块为例,从情绪催化上看,目前消费电子是AI应用端的重要看点,9月份苹果的发布会、华为的三折手机,都会对板块有一定催化作用;从估值上看,消费电子公司的PE大多在20倍左右,2025年PE普遍在15倍以下,安全边际具有吸引力;从业绩上看,下半年是消费电子传统旺季,叠加AI长期拉动,业绩也有望迎来拐点。
金达莱:市场在经历过去一个多月的弱势调整之后,多数行业出现了明显回调。考虑到后续市场相对积极的变化有望来自国内政策和海外降息后流动性的改善,可在当前的超跌品种中,短期重点关注受益国内政策或海外经济“软着陆”的相关板块,包括军工、医药、机械、新能源等行业。
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改善
关注海外降息、大选、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风险偏好是否出现明显改善?后续有哪些不确定性因素值得关注?
李文宾:2024年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改善,这背后的本质是投资者逐步认识到了中国经济发展既有周期性,更独有发展潜力和发展定力。特别是8月以来股债商汇对于经济边际走向的定价较此前出现分歧,预示投资者对宏观预期的理解更为全面和丰富,而非片面地专注于当下经济动能调整阶段。此外,从股权风险溢价看,全A非金融股权风险溢价已连续数周处于2X标准差位置,有较强的均值回归的动力。
后续不确定因素可关注三大海外事件:一是海外大选,7月哈里斯接棒后其民调支持率持续上升,目前支持率已反超特朗普,但海外大选结果依然有不确定性;
二是地缘政治冲突,近期中东巴以、俄乌等地缘政治冲突没有进一步缓解,未来地缘因素扰动或有望延续空前紧张的态势,仍值得进一步关注;
三是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本轮通胀周期中联储的政策节奏无疑是有较大失误的,它系统性地低估了通胀的高度和持续时间,行至2024年底,受到大选掣肘,联储对降息以刺激经济的态度不断反复,过度犹豫反复往往会错失最佳时机。
罗佳明:目前风险偏好较低,改善并不明显。一方面是市场赚钱效应弱,另一方面投资人希望能看到更多的政策落地后再增加配置。今年是宏观大年,不确定性一定是存在的,例如美国大选后是否会出现地缘政治紧张和贸易摩擦加剧。另外,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走弱,也会引起投资者对全球需求下行的担忧。
谢钧:目前风险偏好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市场还处于寻底磨底状态。往后看不确定因素也有不少,例如经济修复的效果是否符合预期、刺激经济的政策力度、偏股型基金可能出现持续赎回造成的股市流动性负循环、地产行业的持续弱势是否会有次生风险、海外不确定性因素如美国大选等。其中地产行业的持续弱势可能带来的次生风险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但到目前为止,地产的风险总体仍然可控。
金达莱:当前市场偏好并未明显改善,虽然此前8月底重要指数底部放量提振了短期市场情绪,但也需警惕类似当时7月底的市场情况重演,即在短期提振后,后续由于基本面和政策面均未有积极变化跟进,市场风险偏好再度回到弱势。
后续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海外,进入9月后,由于美国大选也将逐渐进入到总统候选人辩论的阶段,贸易关税等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再度给市场带来不利影响,也需观察评估;此外,市场对9月美联储降息也有一定预期,需要注意预防式降息下,美联储降息空间可能有限,市场过度乐观预期美联储未来的降息空间也可能会带来事后的反噬,例如后续美国就业数据并未明显走弱,美国服务业虽有下滑但也并未大幅恶化引发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等。
看好港股市场长期投资价值
中国基金报记者:8月以来,港股市场在月初经历了短暂的调整之后,展现出了强劲的韧性,迅速实现反弹,并迎来了连续四周的稳步上涨。政策催化下基本面持续复苏,你对港股后市怎么看?
李文宾:8月港股涨幅在全球主要股指中居前,恒生指数最大涨幅为10.7%,恒生科技指数最大涨幅10.5%,主要源于三中全会后,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未来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认知更为清晰,对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途径和方式更有信心,对中国新旧动能转化和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解更为充分。同时海外经济数据从2季度末开始不断低于预期,且突发事件不断。投资者尤其是海外投资者回归港股的趋势是长期的,是必然的。
从股市本身来看,港股估值是全球的洼地,同时优秀企业即业绩超预期也不断拿出巨额的真金白银进行回购增厚股东回报。
宏观政策和企业经营相互印证,交相呼应,中国故事和股市的吸引力将会愈发浓烈。
罗佳明:美元指数与恒生指数之间反相关性或依然存在,在美元指数下行阶段,港股市场往往有好的表现。随着美元进入宽松周期,带动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这对港股市场亦是一个正面的信号。
在估值方面,横向对比主流经济体股市,港股市场估值偏低,其他新兴市场以及一些发达市场当下估值已接近修复到2021年的高点,而港股股票市场的估值则接近2018年的历史低位。随着政策催化下基本面持续复苏,国际资金“高低切换”的行为随时可以出现。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企业回购和分红的金额,大于市场权益融资的金额,港股市场资金面已经成为正回馈的市场。从历史经验看,港股大量回购往往出现在市场低点,彰显了上市公司对长期发展的信心有利于提振市场情绪,并对股价起到支撑作用。
谢钧:我们较为看好港股市场长期的投资价值。从行情上看,港股经历了长达4年的调整,目前来看基本处于相对底部并有企稳迹象;从基本面上看,港股的互联网、医药等龙头企业之前经历了长期的行业监管,目前基本已完成相关整改要求,利空也基本得到消化;从流动性上看,美联储如果降息,港股的流动性压力或将得到一定缓解;从估值上看,港股目前的估值十分具有吸引力,长期的配置价值凸显。
板块上相对看好创新药,港股创新药经历了4年的深度回调,目前基本处于底部区间,再次大幅下跌的空间可能很小,且板块情绪在逐步稳定回暖,9月份的WCLC(世界肺癌大会)预计会有国内厂商较为重磅的数据发布,或会形成催化;从估值上看,板块的整体估值也处于历史相对底部区间;从业绩上看,龙头公司的中报业绩都十分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