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央行酝酿多时的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买卖操作终于启动,8月净买入债券面值为1000亿元。这相当于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国债净买入向市场投放了千亿流动性,更标志着基础货币投放工具的丰富,也有利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

  从央行的公告内容看,有四方面要点值得关注:一是这一新工具是对国债有买有卖的双向操作。尽管从8月整体看,央行全月是净买入,但具体操作中是买入和卖出相结合,对应的流动性管理既有投放也有收回的双向作用。

  二是8月央行国债买卖呈现“买短卖长”特征。在长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的背景下,央行卖出长期国债有利于对冲长端利率的快速下行,推动债市企稳,防范债市风险。买入短期国债与卖出长期国债相配合,则有利于维持国债利率合理的期限利差和长端利率水平,保持正常、斜率向上的收益率曲线。此外,从国际实践经验看,作为日常流动性管理工具,全球主要央行买卖国债以短期国债作为操作标的,我国央行此前持有国债规模相对较少,且多以长期国债为主,未来随着买卖国债操作步入常态化,预计央行持有国债不论是规模还是结构,对短期国债的需求都会加大,这对财政政策完善各类期限的国债发行安排也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将更为紧密。

  三是作为流动性管理工具之一,公开市场买卖国债可能会逐步代替中期借贷便利(MLF),MLF的作用进一步减弱。8月MLF缩量续作3000亿元,相较于当月的到期规模净减少1000亿元左右,而这个“缺口”基本由净买入短期国债补位。MLF对中期流动性的投放作用可由期限相匹配的短期国债买入操作补充并逐步替代,未来MLF存续规模预计还会继续减少。

  四是未来央行国债买卖操作或为月度公布。此次公告是在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公布的,仅公布当月净额,预计后续国债买卖业务的公告频率也为每月一次,公布月度净额变动。

  启动国债买卖业务是央行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的举措,但这与国际上部分国家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有本质区别。后者是在短期政策利率基本为零甚至为负,短端利率影响长端利率的传导机制几近失效的情况下,货币当局通过持续且大量地买入中长期国债直接压低长端利率水平。相比之下,我国目前的政策利率水平距离零利率还有很大空间,由短及长的正常利率传导机制依然有效。更何况今年以来长端利率在市场资金驱动下降幅明显,偏离中枢水平,央行目前无意推动长端利率继续明显下行。

  央行启动国债买卖业务有利于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提升央行对市场流动性调节的精准性。作为基础货币投放工具,国债买卖兼具量价调控功能,既能对流动性投放规模进行调节,也能在买卖国债的过程中对包括债券在内的市场利率施加影响,更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