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晚间,A股光伏板块上市公司密集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隆基绿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TCL中环(002129.SZ)、爱旭股份(600732.SH)、双良节能(600481.SH)等多家光伏企业陷入亏损“泥潭”。
国金证券此前发布的研报指出,从盈利水平来看,当前主产业链环节已经进入净亏损甚至跌破现金成本阶段。
不过,虽然行业“内卷”,各光伏厂商失血严重,但低迷调整期也加速了落后产能的出清。同时,在产业链全线亏损的情况下,产业链价格也逐步探底,后续下行幅度相对可控。
业内普遍认为,今年四季度或是观察行业拐点的重要窗口。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日前召开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坦言,2025年公司将会率先回到增长轨道,会先于光伏行业进入到复苏状态。
行业加速出清
对于亏损原因,多家光伏企业表示,是受市场销售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内光伏产业链主要环节的价格已经跌入低点:硅料、硅片价格下滑超过33%,N型TOPCon电池片、组件价格缩水逾30%,
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四大环节基本跌破了现金成本。
与此同时,由于此前光伏厂商扩产势头依然强劲,整体产能较此前扩大不少,但利润下降了近七成,叠加部分企业的恐慌性降价,导致全产业链集体承压。
对于光伏厂商来讲,如何度过周期底部,是当下面临的首要问题。
一个共识是,光伏产能出清已经“箭在弦上”,目前光伏多环节新增投产放缓,高成本的落后产能进入出清阶段。想要打破行业“内卷”,仍需要拿出“高功率、高价值”的领先技术和产品。
从技术创新层面来看,目前光伏行业诸多头部企业也纷纷将目光投向技术门槛高、工艺复杂,但具有更高的转化效率的BC电池。通威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TCL中环、钧达股份等光伏头部企业也纷纷透露在BC电池领域有所布局。
晶澳科技首席技术官欧阳子亦表示,晶澳科技的研发重点将逐渐转向BC以及叠层电池方向。考虑到目前技术的成熟度,先BC后叠层成了一个合理的预期。
隆基绿能早在2017年就开始布局BC技术,在BC电池转换效率提升方面捷报频传,不仅推出多款基于BC技术的组件新品,也进一步提高BC产品GW级量产的良品率。
从2023年下半年至今,隆基已密集推出Hi-MO X6 Max、Hi-MO 7、Hi-MO X6和Hi-MO 9等多款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组件产品。防积灰组件是行业首款功能性产品、极致黑美学组件是国内首款别墅专用产品、耐湿热组件是行业首款可靠性产品……
或将率先复苏
“光伏产业每一次出现危机,又再次回到增长通道,本质都是由创新来解决和驱动的。”钟宝申在日前交流会上表示。
而创新为隆基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新产能的储备。
隆基绿能董事长助理兼BIPV负责人白忠学透露,公司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会有很多产能投入建设,明年第一、二季度,BC二代产品会大规模投放市场。分类别看,到2025年年底,隆基BC二代产能大致会达到50GW左右,BC一代产能大致在20GW左右。
针对上述产能布局,隆基也预备了充足的资金为公司穿越周期提供保障。
6月17日,隆基绿能发布了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关于公开发行100亿元公司债券的议案》获得通过。此次发行的公司债券项目主要用于“泰睿”硅片、BC二代电池等先进产能建设。
百亿公司债发行,或有利于隆基进一步扩大产能、提高BC新品规模以适应市场需求,加速实现BC等新技术的产业迭代,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开启光伏行业新的业绩增长极。
从成本来看,在地面电站市场,Hi-MO 9组件产品较隆基自己的TOPCon产品的平均溢价是20%左右。叠加经济、美观、安全、可靠等因素,甚至能够实现更高的溢价。
并且,市场是高度认可这款产品的。
2024年5月,隆基发布了基于高效HPBC 2.0电池技术打造、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Hi-M0 9产品。
据每经记者了解,在该产品发布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隆基已有产生1GW的Hi-MO 9组件订单,另外有5GW正在与客户洽谈的Hi-MO 9组件订单,市场反应非常积极。
这意味着,具有技术创新、产能储备及现金流充裕的光伏企业,有望率先走出困局。
钟宝申在日前表示,2024年会是公司非常艰难的一年,也会是行业艰难的一年,2025年公司将会率先回到增长轨道,会先于光伏行业进入到复苏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