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管是我国最早实现净出口的大类铜材产品,早在2003年铜管已经实现净出口,且净出口量逐年放大,2023年实现净出口量30.8万吨。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24年1-10月,铜管继续维持净出口状态,其中进口量为1.7万吨,同比增长42.5%;出口量为30.9万吨,同比增长14.8%;净出口量为29.2万吨,同比增长13.5%。
从进出口的产品分类看,2024年1-10月,紫铜管进口量为1.3万吨,同比增长56.0%;合金管进口量为0.4万吨,同比增长11.6%。紫铜管出口量为21.6万吨,同比增长19.4%;合金管出口9.3万吨,同比增长5.3%。
2024年1-10月铜管进口数量及单价 (单位:吨、美元/吨)
2024年1-10月铜管出口数量及单价 (单位:吨、美元/吨)
从进出口产品单价来看,进口单价高于出口单价,其中合金管单价远高于紫铜管单价。铜管进口单价为16915.1美元/吨,同比下降7.8%。其中紫铜管单价为11011.1美元/吨,合金管单价为35769.0美元/吨。合金管与紫铜管进口差价为24757.9美元/吨。铜管出口单价为10651.5美元/吨,同比上升1.6%。其中紫铜管单价为10405.0美元/吨,合金管单价为11229.2美元/吨。合金管与紫铜管出口差价为824.2美元/吨。可以看出,我国铜管产品出口价格优势明显,但高附加值铜管产品占比较小。价格优势有助于维持和扩大市场份额,但随着我国出口退税的取消叠加美国新政府增加关税的可能,这方面的优势将被削弱。
分贸易国别(地区)来看,我国铜管产品进口贸易来源国(地区)集中度比较高,出口贸易目的地国家(地区)则比较分散。
进口方面:2024年1-10月数据显示,进口自泰国和日本的铜管数量占总进口量的56.7%,同比增长44.8%。其中,进口自泰国的铜管数量为0.7万吨,主要进口产品为“外径≤25mm的其他精炼铜管”,占该国进口量的98%,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进口自日本的铜管数量为0.3万吨,主要进口产品为“外径≤25mm带有螺纹或翅片的精炼铜管”和“其他铜合金管子附件”,占比分别为55.0%和26.7%,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
出口方面:2024年1-10月数据显示,中国铜管出口目的地亦主要分布在亚洲,包括泰国、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占总出口量的37%以上。另外,我国铜管产品出口到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的有2.2万吨、1.0万吨和0.6万吨,分别占总出口量的7.2%、3.4%和2.1%,出口额分别为2.9亿美元、1.1亿美元和0.7亿美元。出口到泰国主要产品为“外径≤25mm带有螺纹或翅片的精炼铜管”和“外径≤25mm的其他精炼铜管”,占比分别为54.5%和36.1%,贸易方式以进料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到美国的产品主要为“外径≤25mm的其他精炼铜管”和“其他铜合金管子附件”,占比分别为42.9%和34.6%,贸易方式主要为进料加工贸易。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铜管对美出口量不大,且以加工贸易为主,加之头部铜管企业已经在美国、墨西哥等地建厂,因此美国新政府加征关税对我国铜管出口总体影响不大。
从贸易方式来看,2024年1-10月数据显示,我国铜管进口加工贸易量为1.1万吨,占总进口量的63.3%;一般贸易进口量为0.6万吨,占比32.0%。铜管出口加工贸易量为15.6万吨,占比为50.6%;一般贸易出口量为14.8万吨,占比48.1%。
2024年1-10月铜管进出口数量及贸易方式
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安泰科预计2024全年铜管进口量为2.1万吨,同比增长41.7%,其中紫铜管同比增长55.5%,合金管同比增长10.3%;铜管出口量为37.0万吨,同比增长14.9%,其中紫铜管同比增长19.9%,合金管同比增长4.6%。2024年铜管净出口量将进一步扩大,预计为34.9万吨,同比增长13.6%。
2024年铜管出口数量预测(单位:吨、%)
综合来看,我国铜管产品出口价格优势明显,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由于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数量接近一半,取消出口退税政策短期内会形成较大影响,铜管出口量面临下降。长期来看,企业可通过调整贸易方式、提升产品价格、产能向海外转移等方式来应对。
团队
副总经理:
赵振军 010-63970879
专家顾问:
王中奎 010-63971736
铜首席专家:
杨长华 010-63971655
总经理助理/铜锡事业部经理/资深专家:
贾叶林 010-63960784
铜加工/铜资深专家:
邹建成 010-63971765
何笑辉 010-63962473
高级分析师:
丁晨芳 010-63978092-8359
分析师:
李志梅 010-63678092-8159
王晓旭 010-63678092-8249
李子阳 010-63678092-8109
安泰科铜研究团队
(免责声明:安泰科始终追求使用的资料完整、所作的分析客观公正,作出的结论尽可能准确。但因为市场瞬息万变,即使同一时期的信息和分析报告也可能存在差异。安泰科提供的信息、数据及结论仅供客户参考,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所产生的后果与安泰科无关,客户自行承担对因使用本报告中内容所导致的任何后果。本报告为安泰科编辑制作,版权归安泰科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安泰科客户自身使用。如需引用或转载本报告的内容,请联系010-63978092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为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和删改。未经安泰科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发布、复制本报告。安泰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转自:安泰科)